有声小说网 - 历史小说 - 汉兴八百年在线阅读 - 第28章 不愧是隋文帝

第28章 不愧是隋文帝

        文成殿,御书房。

        张须陀离开后,大约过了十几分钟,辅政大臣杨坚不请自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臣坚,恭问陛下圣安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朕躬安,杨相免礼,请坐!”

        双方相互见礼之后,免不了又是用一阵寒暄作为核心话题的开场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坚先是汇报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日常行政安排,随后提到了对樱南郡震后赈灾物资的后续运转安排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已经和路部、商部沟通,妥善选拔了有能力肯吃苦的中青年官员负责运转之事,同时派人积极响应与对接民间组织捐赠的物资等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刘毅对政事堂做的事表示了高度认可,表扬了路部、商部两位尚书的高效率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大汉近期受到地震、山体滑坡等天灾的影响,导致政务府例行的公事极多,杨相身为辅政大臣,职责所在,大小事都要操心一遍,难免操劳过度。朕希望杨相能多注意保养身体,晚上尽量少熬夜,多喝些参汤补补元气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毅说到这里,特地伸长脖子,冲着侍立在书房门外的侍中官虞世基,大声吩咐道:“虞卿,去朕的寝殿后仓库取一盒黎洲参,要十年以上的老参!听清楚了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喏!”

        虞世基躬身领命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坚连忙起身向刘毅鞠躬道:“臣谢陛下厚爱,陛下隆恩,臣无以为报,唯有为国事鞠躬尽瘁——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大清早的,不吉利的话就别说了。”刘毅急抬手虚压,打断了杨坚的后半截话。

        见刘毅心情极佳,杨坚逮着机会,赶紧把他今早拜见刘毅要说的核心之事讲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启禀陛下,农部的周尚书昨夜旧疾复发,已不能理事,此乃由周尚书口述,其家人代笔的请辞奏章,请陛下过目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毅微微一愣,没想到杨坚会如此识趣,投桃报李的速度一点也不慢。

        昨天刘毅刚给了杨广一个外出历练积攒政绩的机会,今天杨坚就明智的让出了一个实权尚书,不得不说杨坚此举深得刘毅好感。

        农部尚书周来观曾是杨坚的老上司,与杨坚的关系可不一般,他与太尉皇甫忠一样,也算朝中历经数朝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朕若没记错的话,周尚书也是朝廷返聘的老臣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毅接过杨坚呈上来的奏章,打开边看边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坚答道:“陛下所记无错,周尚书与太尉皇甫公同岁,亦是同年被朝廷返聘的老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老太尉年纪大了,恐怕过阵子也会退下去了,既然如此,朕便同意周尚书的请辞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毅并没有立即拿朱笔现场给予批示,而是合上奏本,接着问杨坚道:“农部尚书空缺,杨相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回禀陛下,农部侍郎梁睿入朝为官已有三年,擅理农事,其人乃是凭借政绩从基层农所一步步高升而来的国之干才,放眼整个朝堂,臣觉得恐怕无人比他更合适担当农部尚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而且,依照中央朝廷官员晋升的标准,梁侍郎符合升任尚书的条件!”

        杨坚说的有理有据,即便是旁人听在耳中,估计也难找出反驳的理由。

        刘毅却轻轻一笑,心中暗想道:“不愧是在原历史上能结束南北分裂而一统天下的隋文帝,事情做的让人无法挑剔,话说的更是滴水不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数年前,梁睿曾做过原刘毅九个月的上司,那时原刘毅已是储君身份,梁睿自然贴上了原刘毅的标签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杨相所言,正是朕之所想!如此,朕即日下诏,擢升梁睿为农部尚书!”刘毅朗声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圣明!”杨坚松了一口气,恭声应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梁睿资历与能力摆在那,只要刘毅下诏,御史台与政事堂根本找不到反驳的理由,自然会顺利通过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坚一直担心刘毅会拒绝他的好意,才会趁刘毅心情不错的时候提出农部尚书请辞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真的害怕刘毅故意跟他这位辅臣大臣闹别扭,然而他低估了刘毅的气量,刘毅远比他想象中要大度的多!

        敲定了农部尚书人选后,君臣两人又闲聊了一阵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大概半小时后,虞世基捧着托盘从建章宫回到了御书房。

        杨坚收下刘毅赠送的黎洲参,鞠躬致谢皇帝圣恩,然后满心欢喜地退了下去。

        刘毅抬左手瞅了一眼腕表,算着时间,礼部尚书孙淳差不多也该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,侍立在御书房门外的虞世基低着头,双手捂嘴发出了一阵剧烈的咳嗽。

        尽管虞世基极力压制咳嗽的声音,但他哪里能瞒得过五官六识远超常人的刘毅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虞卿?”

        虞世基正在用手巾擦嘴边的唾沫,忽然听到刘毅的声音,顿时被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急的用手巾一抹嘴,迅速转身,躬着腰,疾步走到御桌前的十步外站住,静静等待大汉皇帝的训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虞卿,陈卿(陈叔宝)持节去北疆慰问三军,恐怕还要再过几日才能回来,李卿(李渊)、杨卿(杨广)又被朕派出去办事,这段时间你一直没有休假,辛苦了!若你家中有事,可派通政使临时替你值守,朕不会责罚你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喏!”

        虞世基低着头,心里有千万种感谢刘毅的话,却怎么也说不出口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沉默着,保持弯腰行礼的姿态,足足有五六个呼吸,最后才重重吐了一个字。

        依汉圣祖定下的规矩,后任大汉皇帝的侍中官不得超过四位,而在刘毅的四位侍中官之中,最让刘毅放心的便是虞世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虞家祖先是在汉圣祖未发迹之前就投靠圣祖的死忠,后来其祖先又成了圣祖的小舅子,虞家遂成为外戚。

        一直到新汉第四代皇帝汉敬帝时期,虞家才逐渐没落,但虞家世袭的家亭公爵位却一直传承到了今天。

        虞家是金碑公侯,世袭的家亭公爵位传承从未断过,且从没有被降爵或升爵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没落的金碑公侯之家,竟然能传承数百年,而且不被降爵,必是把为臣之道做到了极致。

        若其暗中干了违法乱纪的勾当,肯定逃不过无孔不入的锦衣卫的监视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虞家的家规规定,家中子弟不准从政、从军,也不准从法、从商,鼓励从事教育、科研、医药等利国利民的事业。

        由此可知,虞家对汉室的忠心,如同皇甫家一样,几乎是刻进家族子弟骨子里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像虞家、皇甫家这样传承从未断过,且从没有被降爵或升爵的金碑公侯,在如今的大汉朝仍然还有十三家!

        这恐怕也是大汉朝能持续出现盛世的原因之一吧!

        虽说杨广也出自金碑公侯之家,但刘毅基于对原历史的了解,对杨广、李渊、陈叔宝都有着一定的戒心,反而对能写一手好书法,志在教书育人的虞世基信任有加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礼部尚书求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虞世基退下片刻后,又再次出现在刘毅面前,躬身禀告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见!”刘毅淡淡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不多时,红光满面的礼部尚书孙淳,空着手,神态恭敬地来到了御书房。

        PS:从今天起,每天保底两更,早上8-9点左右一章,上午11-12点左右一章!万分感谢本书铁粉懒洋洋的校草为本书的宣传,以及皇路清夷、一阳破天、昏君6不6等本书铁粉的推荐票!继续求推荐票!求打赏!求书评!求收藏!